据《梁书》记载,南朝大臣顾协一生博览群书,清正廉洁,自律极严。顾协做官时一身正气,他杖打送礼人的故事广为流传。顾协去世后,梁武帝称赞他“廉洁自居,白首不衰,久在省闼,内外称善。”
顾协(470-542年),字正礼,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南朝大臣,晋司空顾和七世孙。起家扬州议曹从事史,兼太学博士。举秀才,迁安成王国左常侍,兼廷尉正。拜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步兵校尉,守鸿胪寺卿,员外散骑常侍。
顾协年少时就志向远大。顾协是晋朝司空顾和的第七代孙,可谓名门之后,望族之裔。顾协年幼时父亲去世了,跟随母亲寄养在外祖父家中。外祖父张永曾带内孙、外孙游虎丘山,顾协当时只有几岁,张永摸着他的头说:“你想玩什么游戏呢?”顾协回答说:“我正想以山石为枕,以溪流漱心,效仿隐士生涯。”——我想枕着山中的石头而卧,用山中的流水荡涤身心,这也注定了他清心寡欲的本性。张永感叹地说:“顾家将在这孩子手里兴盛。”长大后,顾协很好学,以精明能干著称。
顾协一直保持俭朴的作风,让人敬佩,也令人生畏。起初担任廷尉正时,冬天衣被单薄,寺卿蔡法度对人说:“我想把身上的短袄脱下来给顾协,又怕他从此穿衣吃饭都觉得不自在。”所以便不敢将棉衣给他。任中书通事舍人后,职位相同的人都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家人建造华丽的宅第居室,享受奢华的生活,而顾协在中书省任职长达十六年,却“器服饮食,不改于常”,用具、衣服、饮食都和往常一样毫无改变。
顾协为官一生,始终保持清廉的操守。有一位弟子开始在他手下做事,知道他为人廉洁,不敢赠送厚重的礼物,有一年只在春节前送给他不多的二千钱。顾协十分生气,大发雷霆,当着大家的面打了弟子二十大棍。很快,顾协杖打送礼人的事情就传了出去,此后,再也没有人敢给他送礼赠物了。
“送礼”与“收礼”就如一条绳上的蚂蚱,二者互为依存。堵住“收”的门,就没了“送”的路;斩断“送”的手,自然也就没有“收”的可能。“杖打送礼人”,一开始听说此事可能会让人感到没有“人情味”,但一直以来,“礼”被不少别有用心之人进行“包装”,成了谋求官运亨通、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也成了少数贪官掩盖贪腐受贿事实的“遮羞布”,令人深恶痛绝。因此,对于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说,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应当学学顾协“杖打送礼人”,不仅是拒礼以示自身清正廉洁,也是向不正之风亮剑,更是向贪腐行径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五河县纪委监委 梁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