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庚子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迅速打响。
国难当前,起而行之。固镇县仲兴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朱建波,不顾心脏刚做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从大年初一开始,每天早上8点出发到村居一线开展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晚上10点会议结束后再带队开展夜间疫情防控检测点值守情况督查,凌晨2点拖着疲倦的身体结束工作……3月13日凌晨4点半,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奋战47天后,45岁的朱建波,因过度劳累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朱建波同志,是蚌埠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护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大考中,讲忠诚、勇担当、显本色的一个典型代表。
2020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高度政治自觉担负起“两个维护”重大责任,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做实做细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在大战大考、大局大势中履职尽责,推进全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大战大考中履职尽责
“近期多地出现散发疫情,要全面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2021年新年第一天刚上班,市卫健委纪检组组长戴胜强就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对疫情防控工作纪律、物资储备、医疗废物处理等进行督查。
一年前那段共克时艰的日子历历在目。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涌,初夏特大洪水猛袭淮河两岸。危难时刻,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珠城儿女众志成城,打响了抗“疫”防“汛”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市纪委监委全员响应,公开纪律、明确措施,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勇担使命,科学精准稳慎有效实施监督。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以带队分片包点、明察暗访等形式,深入社区、镇村、园区、工厂、市场、医院、药店等基层一线,督促推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等政策落地;深入重点圩口、河湖险工险段等防汛一线,围绕防汛责任落实、防汛物资配备、人员转移撤离、险工险段修复、安置点保障等进行督查。各派驻(出)纪检组紧扣驻在单位职责,下沉乡镇(社区)、村(居)等一线连续作战,既当“战斗员”,又当“监督员”,以实际行动书写使命担当。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挺身而出、连续奋战,既贴身从严监督,又精准审慎问责,督促整改问题157个,对疫情防控工作不力的2家单位、63名公职人员进行了查处问责;对防汛救灾工作不力的2家单位和10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追责问责。
党中央作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后,市纪委监委及时印发监督工作清单,对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学复课、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进行部署,组织开展以政治监督为重点的调研、督导。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派出监督调研组103个,开展监督检查292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91个,对工作开展不力的5名党员干部进行追责问责,促进全市各级各部门千方百计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
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督促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市纪委监委建立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政治监督台账,梳理9大项200条具体任务开展监督。”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说。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以及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确保重大部署和工作安排落到底、见实效。
市纪委监委把护航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加强对脱贫攻坚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监督检查,推动政策措施落实,严肃惩治侵占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以及弄虚作假等问题。各县区纪检监察机关也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跟进,主动作为。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60件,问责处理13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9人,有力保障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紧紧围绕“两项目两资金”、淮河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难办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重大部署,统筹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既纠正和查处问题,又督促工作进展,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
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政治监督有没有效果,关键看能否融入日常、做在经常。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在做实日常监督上下功夫,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市纪委制定《关于具体化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的工作举措》,提出采取日常监督、集中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6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监督。协助市委制定《市委开展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办法(试行)》,由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同县区、市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开展谈话,聚焦“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等方面指出问题、提出要求,并将市管干部谈话情况纳入干部廉政档案,督促其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深入检视剖析,制定问题、举措、时限整改“三清单”。市县区党委共确定谈话对象256人,其中市管干部185人。
紧盯“关键少数”,是强化政治监督的重点,也是难点。市纪委不断探索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同级监督。协助市委开展县区和市直部门党委(工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责述廉并集中评议,对口头述职的三县六区党委(工委)书记和书面述职的17名市直部门党委(工委)书记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进行严格审核把关,跟进督导各县区各单位从严整改市委主要领导点评指出的问题。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置3074人,其中第一、第二种形态2773人,占90.2%,监督执纪实现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使“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