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经开:念好“三字经”做实做细警示教育

时间:2021-05-12 15:44    来源:蚌埠市纪检监察网  
【字体: 】      打印

“前期查处的私车公养违纪案件涉及你单位干部,请及时在本单位开展警示教育,要找准廉政风险点,堵塞管理漏洞,有针对性地修订、完善制度……”这是蚌埠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办对该区住建局发出的监察建议书,也是该区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

当前,该区纪工委监察办深化标本兼治,聚焦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震慑、教育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既划出纪律“红线”,又督促以案促改,激励干部担当,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警”字当先,以案促教“醒脑子”

“身边人、身边案最为直接、震撼,多方式、多角度、常态化做实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可以警醒全体党员干部牢记底线红线,勿存侥幸心理”,该区纪工委监察办有关工作人员说。

警钟长鸣,重在经常。该区纪工委监察办变“案件资料”为“教育资源”,积极打造并用足用好警示教育案例资料库,动态收集重点领域、特殊行业、关键岗位、专项治理等方面典型案例,实行分级分类施教,力争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营造浓厚的警示教育氛围,最大程度发挥案件警示作用。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警示教育6场次,以案施教300余人次。

“根”字当先,以案促戒“扯袖子”

“对违纪的党员干部,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要让他们知错改过,重新‘站起来’,继续发挥作用。”该区纪工委监察办信访工作人员表示。

今年以来,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办以纪法为准绳,开展受纪律处分干部“暖心回访”行动,全面了解回访被处分对象认错、改错以及受处分后的工作表现等情况,推动受处分人员转化思想,激励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担当作为。通过量身制定个性化教育帮扶方案,以处分时认识教育访、处分期谈心纾困访、处分期满提醒3种具体方式,开展精准回访,使“暖心回访”更加有效、更加贴心。截至目前,已对111名受处分人员进行了回访教育。

“实”字当先,以案促改“扎笼子”

“针对典型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要剖析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对照单位实际,堵塞制度漏洞,从源头上把制度的笼子织密、编牢、扎紧。”该区住建局综合室负责人学习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后有感触地说。

案件查办完成并不意味着工作划上了句点。为了确保处分决定执行在“最后一公里”不“打折扣”、不“打白条”,该区跟踪每起案件的执行落实情况,同时找准案发症结,发送监察建议书,并坚持“一案一会”制度,督促案发单位召开案件反思剖析会,围绕案件发现问题查找漏洞,有针对性地修订、完善制度。如区行政执法局充分运用赵某某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案例,深入查找公车使用、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健全3项制度,切实堵塞制度漏洞。

“执纪问责既要追求力度、准度,也要体现温度、实效,我们要一以贯之坚持‘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导向。”该区纪工委监察办主要负责人表示。(蚌埠市纪委监委)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