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针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贷款普遍门槛高、手续繁、额度有限,同时企业资金需求量非常大,融资较为困难。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日前,在蚌埠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办组织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上,该区某企业负责人说道。
企业有所呼,部门有所应。随后,该区纪工委监察办紧盯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督促区职能部门执行“为企业办实事”集中活动月工作安排,联合走访“四上”和中小微企业18家、重点项目6个,解决金实科技、瑞格电子等企业政策咨询、奖补兑现等问题32个,兑现政策奖补资金1231万,组织协调徽商银行为晶谷周界等6家企业融资1670万。
“我们希望通过座谈会这种形式,向市场主体传递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纪检监察机关坚定护航发展的强烈信号,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该区纪工委监察办有关工作人员表示。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离不开有力监督。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该区纪工委监察办积极担负起监督责任,组成3个督查组,紧盯工作落实和执行力、政务服务、市场环境、企业运营环境、法治环境、政商关系等6个方面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专项督查,发放“致全区企业一份信”,公布举报电话,研究制定《蚌埠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建立涉企问题台账,初步梳理全区涉企问题2个。目前已对曹山工业设计小镇项目实施不规范问题进行重点督办。
通过开展有力监督倒逼相关部门履职尽责,是该区纪工委监察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采取的一项举措。“为进一步规范公职人员同管理服务对象交往行为,我们推动制定实施意见,列出10项正面清单、10项负面清单,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还将加大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安排部署不到位等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的追责问责力度。”该区纪工委监察办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