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督察力度,推动驻在单位持续在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上下功夫,为推动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良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保障。
打破老套路,执法环境得到持续优化。与驻在单位一道探索优化行政执法和检查方式,落实“一企一策”“因企制宜”,对已安装在线监测的企业,把监控数据作为执法监管的重要依据,非必要不实地检查。对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企业,除信访举报核实、问题线索核查等情形外,一般不进行现场执法检查,推动形成“无事不扰”的环保工作机制。
树立新思路,法治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在市生态环境系统围绕损害营商环境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五看五问”专项督查,促进环保执法人员破除以罚代管的老观念,树立新思路,对自贸区内企业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
打造服务路,政务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市场导向,为企业提供良好政务环境。督促驻在单位始终把重点项目环境监察工作作为抓手,在做好环境监管的同时,为项目实施提供积极帮助,并针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进行调查走访,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进度,督促建设单位按规定报批环评文件。
坚持群众路,制度环境得到持续优化。督导并积极参与驻在单位开展的“进万户、访千企、走百乡(村)、解十难”行动,通过入户察情、进企听诉等方式,深入排查梳理群众和企业生态环境领域“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大起底”“回头看”和定期调度,形成“问题排查—落实整改—调度督导—验收销号—‘回头看’排查—建章立制”的闭环管理。
走好廉洁路,作风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坚持每月编印下发《警示教育》,监督驻在单位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反腐败风险防控工作,切实纠四风改作风,做到“严制度、守规矩、不越红线”。在利用好现有12369、市长热线等平台的同时,创新监督手段和方式,制作发放廉政监督联系卡500余张,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络,有效净化了全系统风气。(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