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单位今年以来有公务接待吗?对方单位有没有给你们单位发公函?”“麻烦把你们单位财务账目拿给我们看下……”日前,蚌埠市淮上区纪委监委检查组来到区直相关单位开展“吃公函”问题专项检查。
近年来,“吃公函”逐渐成为“四风”新变种、新形式,它将违规公款吃喝隐蔽处理,出现了“超标接待拆分报”、“不吃本级吃下级”、“虚构‘凭证’违规吃”等新的伎俩,以看似合规形式掩盖违规问题。这些新花样、新伎俩折射出部分单位公务接待制度存在漏洞,造成国家财政的流失,极大损害了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队伍形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市纪委监委关于整治公务接待中“吃公函”问题的工作要求,淮上区纪委监委向全区乡镇(街道)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等下发工作提示,督促乡镇(街道)、区直单位组织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查纠公务接待公函管理不规范问题,做到自查自纠、立行立改。立足监督专责,成立专项检查组,通过查看财务账目、明察暗访等方式,对乡镇(街道)、区直单位开展“吃公函”问题专项监督检查。
对自查移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公务接待违规吃喝问题建立台账,及时处理处置,实行销号管理。对专项整治中自查自纠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甚至不配合、不纠正、不报告、不移交等问题,厘清责任,严肃追责问责;对专项清理后仍禁而不绝、顶风违纪的,实行“一案双查”,倒逼“两个责任”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共对区信访局、发改委、教体局等8家单位进行“吃公函”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2个,且已全部整改。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区直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财政等职能部门和问题所涉单位深入查找监管漏洞、制度短板,规范公务接待,完善公函管理,堵塞制度漏洞。探索实施阳光报销制度,做到公务接待不公开不予报销。”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