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一把手”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头雁”,是否规范履职用权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蚌埠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办紧盯村居干部“关键少数”,聚焦村级权力运行薄弱环节,深化问题整治,为乡村振兴和廉政建设并驾齐驱、双双驶入“快车道”保驾护航。
一是紧盯“关键人”
“每次谈话都让我对肩上的‘担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今后会严格按照清单来履职。”每季度,经开区纪检监察干部都会例行为村居干部开展“送廉上门”活动。
“区划托管变更以来,经开区主战场转移到长淮卫镇地区,有利于我们捏指成拳、精准发力”,该区纪工委监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送廉上门”活动中区机关纪检干部向村居干部宣读干部作风负面清单26条和村居小微权力清单51条,“面对面”直指廉政问题、提醒廉政风险,为村居干部的履职指明方向、划出“跑道”,警示其清廉履责、高效履责。
与此同时,该区纪工委监察办还按照“一人一档、一镇一册、全区一库”的原则,实行村居“一把手”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围绕“不该做的”“不该去的”设计10条报告内容,做到条条强针对、条条强警示。如,聚焦村级移风易俗落实,要求上报本人及直系亲属婚丧喜庆事宜的办理情况,要求报告民事诉讼以及利益冲突情况等,通过每季填报+临时报告方式让村居干部习惯被监督、自觉接受监督,更加规范行使小微权力。
二是织密“监督网”
“我们把省市荣誉多、村级工程量多、信访量大、上级补助资金大、集体经济发达、政治生态预警的重点村社列入提级监督名单。”今年1月起,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办对村居实施提级监督,确定了司马村、淮光村、陈郢村等首批3个提级监督村社名单。
“开展提级监督就是要对重点村居干部进行严管厚爱”,该区纪工委监察办要求提级监督工作小组对提级监督村居“一把手”全面做好警示教育、廉政约谈、监督检查、信访包案化解等工作,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中涉及的重点领域、查处过程中可能遇到干扰和阻力、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问题线索实行提级办理,对问题典型、影响较大的信访件,实行领导包案或者挂牌督办。开通村社信访绿色通道,深化村社初次举报快速核查机制,实现优先受理,快速流转,快查快办,对重信重访件,加强交办督办力度。
与之同时,该区还同步发挥村居纪检委员“前哨”作用,要求长淮卫镇纪委强化落实“片区交叉互查”制度,组织本辖区内各村居纪检委员常态化开展“一月一检查、一季一专项”的联动监督检查,聚焦民生扶贫、宅基地审批、“三资”管理、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对村居部开展精准监督,及时发现村社主职干部在廉洁从政、道德操守以及村级事务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三是借力“云平台”
“张大爷,如果你发现我们村干部有这六大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你可以点击在线投诉进行反映。”新年伊始,该区纪检工作人员就走村入户,帮助村民通过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实时查看村社资金、项目公开公示等内容。
借助新媒体技术,通过云平台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是该区纪工委监察办做好村居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办借鉴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经验做法,以智慧监督平台为抓手,对各村居“一把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村级工程、劳务用工、集体资产资源、困难群体救助、村级采购等小微权力全过程进行“云端监督”,及时排摸群体性诉求、矛盾纠纷反映突出村、不作为慢作为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实现高效督办。还依托96388营商环境监督热线、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平台的诉求受理、信息反馈渠道,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
下一步,该区纪工委监察办还将借力云平台开展“云上警示教育”,运用微信视频号、抖音公众号等形式在平台界面通报一批警示案例、直播一场廉政党课、开展一次云上廉考等,为村居“一把手”干部注射廉政“疫苗”,打好防腐“预防针”,推动村居干部高效履职、村社组织健康运行。(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