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蚌埠市淮上区积极拓展新形势下人大法律监督和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的协作联动新路径,以农村“三资”清理为着力点,建立信息沟通、情况通报和成果共享机制,协同推进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优势互补、贯通融合。
抓配合,实地走访找问题。制定《关于蚌埠市淮上区监委向蚌埠市淮上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细则》,将“三资”清理工作作为年度工作重点,与区人大常委会机关成立 2个联合督导组,对全区82个村(社区)开展实地调研。截至目前,共收集整理3个方面6个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对人大代表、政协工委委员提出的提案、议案中发现村居基层党员干部涉嫌违规违纪问题,镇纪委及时介入开展调查,形成联合监督合力。
抓重点,以点带面促整改。紧盯蚌埠市人大监督意见书中提出的村(社区)集体资产核算账实不符、债权债务不清、合同管理不规范等5个方面问题,制作问题清单反馈至5个镇党委政府,组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到村组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3条,向相关主管部门集中反馈意见建议2次,加快“三资”清理进度。要求各村(社区)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规定整改完成时限,发挥基层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并强化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销号到位。截至目前,已完成4个方面12个问题整改任务,其他问题整改正在有序推进。
抓实效,聚焦代表显优势。成立由6个镇(街道)纪(工)委牵头,200 余名镇级人大代表担任联系人的特派员队伍,收集群众反映农村“三资”清理问题线索和盘活农村不良“三资”意见建议,定期跟踪督办。今年以来,已督促相关部门完成对各村(社区)集体资产的清资核资工作,核查资金24522.3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946.28万元,集体土地总面积45.3万亩,其中农用地38.37万亩,建设用地6.76万亩。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群众反映强烈、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特定问题作为人大和纪检监察机关联合监督的重点,通过经常性沟通协调,凝聚共识,形成高效监督合力。”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