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经济资金使用是否经过村民大会进行表决?会议决议是否进行了公示?”近日,蚌埠淮上区纪委监委深入到曹老集镇杜陈村对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以铁纪推动扎牢农村集体“钱袋子”。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事关群众利益、农村稳定。淮上区纪委监委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立足职责定位,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短板,联合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组建3个专项督查组,先后对全区82个村(居)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村级财务公开、资金使用管理、村级资产资源处置等情况。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区纪委监委要求各乡镇(街道)财政所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各村(居)指导分析,协调督促问题整改到位。同时,将各村遗留问题列入村级重点整改范围,明确整改时间。区纪委监委及时汇总整理问题清单,以下发纪检监察建议、约谈等方式,压实整改责任,督促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同时,在整改过程中,专项督查组全程跟踪,定期汇报,通过“监督、反馈、整改、反馈”的闭环监督模式,提升监督质效。截至目前,下发纪检监察建议5份,约谈3人次。
此外,区纪委监委还扎实推进阳光村务监督工作,督促各乡镇(街道)积极推进“纸质+电子化”的双公开模式,要求村(居)干部每月以纸质档材料张贴公开栏、电子档材料发布村级微信群形式公开上月份“三资”运行情况,并要求各乡镇(街道)纪(工)委按照“一月一检查、一月一报送”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履职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做到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切实推进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村集体‘三资’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淮上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用好监督利器,保障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发展。(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