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蚌埠淮上区纪委监委聚焦“村(社区)‘两委’干部”这个重点群体,持续推进“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全方位、多角度凝聚清廉力量,推进清廉乡村建设,绘好“清廉”山水图。
染“文化”之色,晕“整体色彩”。淮上区纪委监委注重发挥廉洁文化浸润作用,不断挖掘淮上本土特色“廉”元素,着力开展廉洁文化阵地建设。结合年轻干部特点,组织自编自演年轻干部廉洁教育短片《青·“廉”》,推动系好廉洁从政第一颗扣子。以梅桥镇著名历史人物年富廉洁故事为原型创作舞台剧《年富传》,依托曹老集镇东海岛千亩荷塘生态优势拍摄廉洁文化微电影《荷香》,将廉洁之风吹进党员干部的心中。在各乡镇开展“五个一”工程项目,即通过以建设一间“廉政宣教室”、打造一处“清风亭”、设立一张“廉政办公桌”、开设一节“廉政党课”、开展一次勤廉表彰,创新开展廉洁教育活动,让崇德尚廉在乡村蔚然成风、化风成俗。
执“制度”之笔,勾“线条轮廓”。区纪委监委着力建立健全基层监督机制,加强完善村务、政务等村级管理制度,有效发挥村级监委会作用,在全区82个行政村(社区)增设100名廉政监督员,“嵌入式”监督行政村(社区)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办理村级事务。通过规范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制定整治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等方式,绘制“路线图”,划出“边界线”,让村干部“看图干事、照单操作”,以制度执行促进干部廉洁履职、规范用权,进一步扎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篱笆。
点“监督”之墨,布“气韵之势”。针对村级权力运行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紧盯腐败问题易发高发、群众关注的项目招投标、危房改造、土地征迁安置、低保和特困户复核、改厕等重点领域和重要事项,开展全程监督。推进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通过梳理党务、村(社区)务工作、集体“三资”管理、工程建设项目、财政拨付资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管理和其他重要工作6大类型41条事项对“小微权力”进行规范,切实打通监督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淮上区纪委监委将纵深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向村(社区)延伸,通过以案释纪、以案促改,切实增强村(社区)干部的规矩意识、红线意识,增强‘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的内生动力。”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