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从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出发,围绕推进卫生医疗领域廉洁风险源头治理,紧盯医药、耗材、大型医疗设备集中招标采购等制定特色监督清单,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策、综合监管,持续纠治医疗领域的不正之风,维护医疗行业公平正义,特色监督品牌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聚焦药品、耗材集采,开展专项监督。监督市属医院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政策规定,在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优先采购、使用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监督市医保局在全省率先开展普通医用耗材(一次性使用留置针)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价格相较于原市场采购价,平均降幅85%,最高降幅达94%,预计全年可节约医保基金1500余万元。对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组织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和抗原检测试剂盒集中带量招标采购工作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招标程序规范,公平公正。全市采购使用医疗卫生单位8 家,有13家企业中选3种检测试剂供应,产品价格相较于限价前市场采购价,下浮超过50%;在国家限价的基础上,通过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平均降幅达16.31%,预计半年的采购周期内可节约156.5万元。
二是建立监测预警机制,打通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督促医保部门及时建立中选和非中选产品监测预警机制,动态监测中选产品完成情况,对未完成采购任务仍继续采购非中选产品的医疗机构,进行约谈提醒,保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全面落地执行。针对部分基层卫生院违规采购问题,近日,纪检组与县区纪委同向发力,向有关县区纪委移交问题线索,调查约谈9家卫生院负责人,有效遏制药品采购环节的不正之风,保证集采效果落地生根。
三是沟通协调集采流程,防范廉洁风险。鉴于我市医疗设备招采制度不够详细,我组把大型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纳入源头治理的重要监督事项,正协调会商市卫健委与市医保局,将原来由卫健委审批、监督招标采购,变为医疗机构提出需求、卫健委审批、医保局组织专家制定参数并监督招标采购流程,进一步明细了监督区间、强化了监督力度。(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