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群众参与监督和反映问题,现将各主责单位专项整治期间受理问题电话、邮箱(网址)公布如下......广大群众可通过来信、来访、网络、电话等方式提供问题线索或投诉举报。”7月13日,蚌埠市纪委监委面向社会公布群众身边“1+N”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内容和监督举报方式。
为深入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决策部署,市纪委监委重点聚焦乡村振兴领域突出问题(“1”)和民生领域若干方面突出问题(“N”)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坚持以“小切口”分类施策,靶向施治推动“大治理”,突出点面结合、上下联动、标本兼治,持续深入纠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突出政治站位,精心谋划部署。制定《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N”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整治重点,细化责任分工,强化工作举措。针对“N”的部分,共确定涵盖教育医疗、生态环保、执法司法等方面20个整治项目,并以清单的形式对整治内容、责任单位进行了明确。建立“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总结”工作调度推进机制,强化对各县区纪委监委、有关派驻机构和牵头市直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的跟踪调度,及时总结通报专项整治进展成效,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突出开门整治,起底问题线索。结合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推广工作,将“1+N”专项整治内容在平台新闻公告栏进行公开公示,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监督。平台全域推广以来,共收到群众投诉135个,办结98个。对2020年以来涉及“1+N”整治项目未处置、未办结问题线索和信访举报件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全面摸清问题线索底数,建立专门台账,精准快速处置,定期对账销号。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梳理排查未处置、未办结问题线索97件;相关主管监管部门梳理排查未处置、未办结问题17个,均已督促分类处置到位。
突出靶向施策,精准执纪问责。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成立督导指导组30个,充分运用督导检查、约谈提醒、发函督办等多种方式,开展监督检查148次,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抓好本系统的整治工作,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坚持“严”的主基调,强化“室组地”联合办案,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作用,依纪依法“拍蝇、灭鼠”,严厉惩治各种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今年以来,查处基层干部优亲厚友等涉及“1+N”专项整治方面问题12起,处理46人。
突出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公开通报曝光的频次和力度,形成长震慑、常警醒的态势,目前,已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公开发布2起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用足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书,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针对问题背后暴露出的管理短板和制度漏洞,督促责任单位针对性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目前,已督促固镇县乡村振兴局制定《关于全面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实施方案》等制度机制,确保扶贫项目资产稳定发挥效益。(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