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蚌埠经开区长淮卫镇南湾村湖西地块,一台台挖掘机、推土机正在田间地头紧张作业。随着占用基本农田的非粮作物、苗木被一一清退,19.69亩耕地露出了原来的模样。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办因地制宜出台工作方案,扎实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今年政治监督重要内容,动态跟踪监督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情况,督促农业、住建、资源规划等部门落实耕地“非粮化”整治政策要求,确保专项整治行动落地见效。截至目前,经开区累计清查耕地非粮化问题61处,“还田”1226.29亩,进度完成率达99.1%。
为打通“良田”回归“粮田”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问题,该区纪工委监察办建立健全“非粮化”整治长效监管机制,以精准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助推“非粮化”整治“后半篇文章”提质增效,督促区乡村建设局、经贸发展局利用沿淮灌溉渠、修复淮上堰坝、修复扩容鲍家沟等方式,破解“非粮化”整治后部分农田灌溉难题。
在临港东片粮食生产核心区块,长淮卫镇纪委发现存在整治进度偏慢、土地可能存在闲置等问题后,出台“每周一督查、双周一例会,每月一通报”制度,对连续三次排名靠后的3名村党组织书记和联村组长进行约谈,压实责任推动相关问题整改落实。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该区纪工委监察办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深化政治监督持续推动‘非粮化’整治‘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让‘良田’真正回归‘粮田’,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