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回访解心结 教育“祛心病”

时间:2023-05-04 14:57    来源:蚌埠市纪检监察网  
【字体: 】      打印

“感谢组织对我的鼓励和肯定,纪委的同志几次推心置腹地跟我谈心,帮助我化挫折为动力,让我重新拾起为民办事的热情和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为自己念好‘紧箍咒’,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和关爱。”面对怀远县纪委监委回访组工作人员,原魏庄镇中心卫生院干部梅某连声表示感谢。

2022年7月,梅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他向组织坦言,事情发生后,一方面因自己未能在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而懊悔,另一方面也担心组织不再信任自己、同事看不起自己,沉重的思想“包袱”令他意志消沉、灰心不已。此后,县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开展谈心谈话,帮助他正确认识错误,放下思想“包袱”,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近年来,怀远县纪委监委将受处分人员回访工作作为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重要抓手,制定完善《关于加强受处分人员教育管理关怀工作的实施办法》,对教育管理关怀工作的主体、方式、程序、内容及成果运用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帮助受处分人员卸下思想包袱,重拾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斗志。

访前研判“把准脉”。坚持精准施策,对被处分干部的级别、岗位、违纪事实等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将抵触情绪较大、工作积极性减退的人员列为重点回访对象,注重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回访教育全过程,“一人一策”制定回访教育方案,帮助“掉队”干部重拾初心、轻装前行。

访中疏导“解心结”。为确保回访教育真正访出实效,在回访教育过程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谁处分、谁回访”相结合的原则,分级分类开展暖心回访工作。同时,将回访教育工作与干部谈心谈话相结合、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通过谈心谈话、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的方式,与受处分人员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回访对象的心理、工作、生活情况,并结合实际对其进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宣讲,确保每一次回访把问题谈透、把思想谈通。

访后反馈“鼓干劲”。回访后,及时整理受处分人员的现实表现、工作实际及其他相关情况,纳入廉政档案,作为其评优评先、职级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影响期满后,思想认识到位、作风转变明显、工作积极主动的干部,及时向组织部门进行反馈,视情推荐选拔任用,帮助跌倒的干部重新“站起来”。

“处分不是目的。在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的同时,应注重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扎实做好回访教育工作,对受处分人员多关心多爱护,及时帮助‘跌倒’的党员干部站得直、干得实。”怀远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已对全县157名受处分仍在影响期内的党员干部教育帮扶情况进行跟踪回访,有效激发了受处分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蚌埠市纪委监委)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