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优良作风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四风”问题是顽疾痼症,不可小觑,应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为官避事平生耻。在清代著名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则故事:有一官吏死后赶到阎王那里,阎王将其问罪,他大喊冤枉:“鄙人生前为官清廉,一不杀生,二不爱财,三不贪杯,四不迷色......”阎王打断他的话,问:“你在任上有何壮举?”此官吏低声喏喏答道:“虽无功,但也无过。”阎王仰天大笑:“如果不杀不贪就是好官,那么,堂上设上一个木偶,连水都不用喝,还要你干什么?你身为朝廷命官,无功就是有罪!”这个故事借阎王之口,讽刺了某些自以为是的清廉“好官”,他们为官一任,虽不贪不占,却也不作不为,饱食终日,尸位素餐;或为人只求“你好我好大家好”,看似忠厚,实则一切只为保全自己。为官就要尽职尽责,有所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碌碌无为,既空做了官,又贻误了百姓,白白浪费了宝贵时光。
为官不作为者,古人称之为“光荣而饱者”。欧阳修在《读李翱文》中,给“光荣而饱者”精准画像:“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民国时期,谭延门岂在主持行政院会议时,常闭目养神,对所讨论的问题不置可否,人称“三不主义”,即“不负责,不建言,不得罪人”……时下,这种为官避事、为官不为者依然存在。在纠正“四风”、正风肃纪的关键时刻,应引起全党高度重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立足于本职工作,敢于担当作为。为官一任,就应该推动一方的经济发展,让百姓的生活富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是时代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是时代迫切需要的人才。党员干部要时刻拧紧思想的“总开关”,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关键时站得出、危急时豁得出。当如鲁迅先生所言,“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党员干部要端正思想干实事,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接续奋斗、勇毅前行,为向往的美好生活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奋斗的姿态踏踏实实走好新时代新征程。(蚌埠固镇县纪委监委 周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