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村里面的‘三资’是如何管理的?固定资产都有哪些?‘三资’事项的决策、执行、公开情况如何?”这是蚌埠市蚌山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机制对村集体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开展监督的一幕。
去年以来,蚌山区纪委监委聚焦乡村综合治理,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规模较大、集体资金较多、惠农项目、补助资金发放较大的村(社区)开展重点监督,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突出问题导向,找准监督重点。通过“照单监督”的方式在精准度上持续发力,实现“靶向”监督。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日常管理不严格等突出问题,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聚焦“三资”管理中的人、财、权等重点事项,制发监督清单,着力查找村集体财务公开是否及时、“三资”管理有无漏洞、基层监督是否乏力缺位等问题。
统筹监督力量,提升监督质效。联合农业农村、财政、民政、审计等部门组成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细化任务、量化指标,形成区纪委监委统一领导、乡镇纪委牵头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乡街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力有序、高效推进。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灵活运用监督工作提醒函、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问题整改、责任落实。同时,深化以案促改、促治、促建,定期对完成整改的问题开展“回头看”,一体推进服务水平、监督能力的提升。
创新监督方式,促进治理成效。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村集体“三资”监测平台,对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核算、资产资源管理、合同管理、“三资”公开进行监督管理。同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信访矛盾集中的“三资”领域问题线索,建立“三资”领域案件联动查处机制,加强对村(社区)集体“三资”监督的“全周期管理”,更好地促进农村“三资”管理更规范、“小微权力”更透明,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