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水塘租赁合同年限超过法定最长期限,是否已经协商调整?”“这份窑厂场地房屋租赁合同是否按照‘四议两公开’履行终止程序?”日前,蚌埠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办联合区城乡建设局等相关单位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回头看”。
去年以来,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办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工作为“小切口”,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全面清底、靶向施治等方式,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为摸清问题合同底数,该区纪工委监察办整合“室组地”监督力量,采取驻点监督、明察暗访、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经济合同中存在的超长期、超低价、未签订合同以及“垄断包”“人情包”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2024年,共发现问题合同19个,涉及12个村,其中超长期合同数2件,未履行民主程序合同数1件,未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签订合同数6件,未及时缴纳价款合同数1件,其他问题合同数9件。
同时,该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按“一合同一方案”原则,剖析问题,建立清单,通过提级督办、协作联动等方式,督促加快推进问题整改。结合本次二轮土地延包工作,立足整改时限,锚定整改目标,将持续化、常态化加强督办,确保尽快完成所有问题合同整改工作,目前,已完成整改问题合同10个。
针对村集体法律意识淡薄、规范化签约能力不足、基层法律顾问与村集体脱节等问题,该区纪工委监察办持续压实职能部门责任,同时督促区城乡建设局发挥监管职能,定期针对农村集体合同开展审计工作,审查合同签订、履行及资金收支等方面的合法性与合规性,保障集体资产安全与合理利用。加强协调各村集体的基层法律顾问,在合同签订前进行把关,对所有合同签订提供专业的合法性审查意见,预防潜在法律风险,形成有效的合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集体合同行为,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秩序。
“下一步,我们将在清理的基础上,扎紧制度笼子,堵塞风险漏洞,全面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后半篇文章’,切实守好看牢村集体收入,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该区纪工委监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