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关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农村发展稳定的基石。去年以来,淮上区纪委监委全力推进“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确保农村“三资”在阳光下运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党建引领,汇聚“三资”整治强大合力。该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三资”整治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督促淮上区各镇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的政策法规,研究部署整治工作。推动各镇成立由党委牵头,纪委、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及52个村(社区)组成的“三资”专项整治行动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各村(社区)党组织积极响应,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三资”整治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凝聚起党群齐心抓整治的强大合力,让整治工作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精准摸排,找准“三资”问题关键症结。为全面掌握“三资”监管突出问题,该区纪委监委安排专项巡察组对全区各村(社区)的资金、资产、资源等进行全覆盖巡察。通过查阅账目、走访群众等方式,对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管理,经济合同,债务等进行逐一清查核实,建立详细的“三资”台账。在巡察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回避矛盾,不隐瞒问题。发现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经济合同、集体财务等方面问题149个,涉及52个村(社区),并进行分类梳理,逐一登记造册,为整治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
多措并举,筑牢“三资”管理坚实堤坝。针对巡察发现的问题,督促各镇围绕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报账程序、财务公开、资产清查登记以及“三资”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持续提升制度执行、流程把控和风险防范的能力,切实打造一支抓经济、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当家人”队伍,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推动健全完善“三资”管理制度,明确资产资源的登记、评估、发包、租赁等程序,规范资金的收支、核算、审计等流程,确保“三资”管理有章可循。
强化监督,守护“三资”运行阳光透明。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不定期对村务公开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公开不全面、不规范等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持续强化监督,严肃查处村集体“三资”领域各类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切实做到村务公开“晾家底、晒村情、暖民心”。加强对各项惠农补贴、兜底保障、社会救助、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等群众关注度较高事项的公示力度,督促各村每季度及时对村集体收支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做实集体“明白账”。(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