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只能在露天摆摊,如今搬进了镇拆迁办统一安置的规范商铺,告别了风吹日晒的流动经营,有了合法稳定的经营场所,真正实现了安心经营、有序发展。”春节过后,蚌埠淮上区委第一巡察组对吴郢村进行回访时,回迁商户激动地分享了他们的喜悦。
去年,淮上区委第一巡察组对小蚌埠镇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巡察,发现吴郢新村小区的门面房自建成后长期闲置。针对这一问题,巡察组深入走访调查,发现闲置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门面房消防验收不合格,无法达到使用条件,村“两委”成员对盘活集体资产不积极、不主动;二是面对多年征迁安置工作,存在畏难情绪,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对群众回迁安置诉求重视不足,造成集体资产长期闲置。
针对问题,区委第一巡察组将巡察整改与立行立改、边巡边改相结合,构建了村自主整改、镇指导整改、区监督整改的三级整改模式,督促被巡察单位立即行动、迅速整改。一方面联合区住建部门,督促建设单位按照施工规范限期整改,并加快组织消防验收;另一方面督促村“两委”对梳理出的闲置资产逐一登记,建立台账,制定切实可行的盘活措施。镇级建立联席会商机制,每月定期调度整改情况,做到盘活一个、销号一个。经多方努力,吴郢小区门面房已安置34户回迁经营户,涉及面积约6000平方米,实现年盈利65万元。
通过一系列整改措施,淮上区成功盘活了长期闲置的集体资产,切实回应了群众的回迁安置诉求,实现了资产效益最大化,为基层治理和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