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蚌埠市纪委监委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契机,借鉴乡镇(街道)、卫健等领域协作区及“室组企”联合办案经验,成立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协作区,着力解决国有企业监督力量薄弱、作用发挥不明显、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国有企业有效延伸。
针对国企监督点多面广、力量薄弱的痛点,蚌埠市纪委监委以制度创新破局,制定《深化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印发《关于成立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协作区的通知》,明确由市纪委监委分管领导牵头抓总、协管常委靠前指挥,第四纪检监察室具体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统筹市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的力量,组建协作区人才库,形成“室组企”协同作战格局。
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而协同高效则进一步激活了监督效能。协作区通过年初建立监督清单、年中组织交叉互查、定期通报监督信息、共同推进问题整改、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等措施,加强对监督对象、内容、频次和形式的统筹,实现监督资源有效整合、监督对象全面覆盖、监督内容全面落实、监督成果及时共享,监督质效全显著提升。协作区成立以来,开展联动监督检查5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后制定问题清单,统一反馈给相关单位,并通过不定期督查的方式,推动整改任务落地见效。
此外,协作区统筹市属国有企业问题线索联商、信访联办、案件联查等工作,每月召开会议对问题线索进行分析研判,提高处置精准度。对巡视巡察交办的问题线索、市属国有企业党委管理的干部重要问题线索及其他疑难复杂的问题线索等,采取交叉办案、联合办案等方式,变“单兵作战”为“兵团作战”,解决办案力量不足、办案水平不高、办案质量不优的难题。协作区成立以来,处置问题线索42件,立案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
从力量整合到机制创新,从精准监督到铁腕执纪,蚌埠市纪委监委以协作区建设打通国企监督“脉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协作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织密基层监督网络,不断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能力和水平。(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