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水库回来了,庄稼灌溉有指望了!”在蚌山区孙家圩子村大寨水库旁,一位老村民紧握着燕山乡纪委工作人员的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片承载着农田灌溉和生态保护双重使命的水域,曾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部分区域被长期占用,成为困扰村庄发展的难题。
蚌山区纪委监委在发现这一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后,高度重视,挂牌督办,督促燕山乡党委迅速行动,与孙家圩子村党支部及“两委”成员、熟悉水库情况的老村民以及测绘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奔赴大寨水库现场办公,推动问题解决。在区乡两级纪委的监督下,工作组调阅早年图斑数据,认真标记、精准测量,在每一个可能存在争议的角落仔细勘察,确保水库边界的清晰界定。同时,联合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展开信息比对、数据核实,促进测量工作圆满完成。在村党支部、村务监督委员会及村民代表的见证下,曾经被占的水库区域全部确认回归集体,在场村民纷纷鼓掌,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样的场景并非孤例。此前,在仲集村,该区纪委监委通过走访了解、入户调查、现场核实等方式,推动解决该村当家塘2处共53亩水塘被2户村民长期占用问题。经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将一组个人私自占用的26亩水塘收回,按程序重新发包,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万余元。五组和六组27亩水塘收回,用于村民农田灌溉,妥善地解决该村集体资源问题,得到群众的肯定。
“守护集体资产就是守护乡村振兴的根基。”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整合农业、审计、财政等部门力量,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堵塞监管机制漏洞,确保集体“三资”安全。(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