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怀远县包集镇艾草种植基地绿浪翻滚,特有的清香随风浮动。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给成片的艾草浇水、除草。“端午节前第一茬艾草就能收割,平均每亩产干全草约1500公斤,亩产值可以到达3000元以上,现在线上线下订单不断,村里的大姐们月收入都能到三四千元!”基地负责人话语间透着欣喜。然而,这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并非一蹴而就。
此前,包集镇纪委在乡村振兴专项督查中发现,艾草产业因种植技术落后、病虫害防治不到位,导致导致亩产仅800公斤。督查组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后,联合县农业农村局、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组建专家专班,推动建立“专家结对帮扶”机制。通过引进优质种苗、推广科学轮作技术、组织农户培训,使亩产实现翻番。如今连片的艾草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更带动周边村集体年均增收15万余元。
今年以来,怀远县纪委监委紧盯县域特色产业,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始终靠前监督,推动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艾草特色产业链条长、参与主体多的特点,该县纪委监委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紧盯惠农补贴发放、农资供应保障、农业技术服务、收益分配等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确保村集体分红、农户收益按时足额到账。督促镇政府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模式:企业统一提供种苗、保底收购,合作社组织标准化种植,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田间务工、订单分成“三增收”。目前,包集全镇艾草种植面积突破3000亩,同时带动周边乡镇进行种植艾草约3000亩,解决了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体的艾草管护队伍180余人就业问题。
“发展特色产业是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夯实县域经济根基的重要引擎。”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聚焦产业链条中的堵点、难点精准发力,通过构建全链条监督机制、压实主体责任、推动政策落地,以监督实效破除发展壁垒,护航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筑牢产业根基。(蚌埠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