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固镇县第五小学,一幅幅书法作品,或刚劲有力、或飘逸灵动、或古朴典雅的……随处可见的书法元素让校园处处散发着翰墨之香。
“‘利’字,看似笔画不多,要写好却不容易,仔细看老师的示范……”在书画教室里,四年级学生们正聚精会神跟随老师研习“利”字书写。对这里的学生而言,这样特色鲜明、寓教于乐的书法课,早已成为每周的常规课程。
“我们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开设了舞蹈、篮球、跳绳、摄影等兴趣班,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该学校负责人表示。如今,在减负不减质的当下,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智慧,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好似一幅自由美好的画卷。
在这幅教育新图景背后,固镇县纪委监委把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有机结合,聚焦“双减”工作关键薄弱环节,强化“室组地”联动,持续对全县学校教育主阵地和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等情况进行“突击式”明察暗访,全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为确保“双减”政策落实不走样、不打折,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构建“党风政风监督室+派驻纪检监察组+纪检监察协作区”的联动监督机制,紧紧围绕校内课后延时服务、素质课程开设、优化作业布置等情况,下沉辖区中小学和教学一线开展监督。今年以来,共围绕推动“双减”政策落实开展监督检查11次,发现并督促整改课程设置不合理、体育课课时量不足等5个方面的重点问题,约谈相关学校责任人5人次,推动制定《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2项。
“双减”监督不仅要抓实校内这个重点,更要抓牢校外这个难点。该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通过实地走访校外培训机构,对机构的教学资格、人员师资、营业执照等方面开展联合检查,规范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截至目前,共抽查校外培训机构85家,下发整改通知书62份,取缔“无证园”20个,推动建立校外培训“黑白名单”动态管理制度,有力震慑了违规行为,净化了教育环境。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挥监督职能,督促教育部门加大对违规培训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曝光典型案例,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让孩子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蚌埠市纪委监委)